Search


#讀者來稿
#自經區的陷阱
#中國製造搖身一變成為MIT?
  • Share this:


#讀者來稿
#自經區的陷阱
#中國製造搖身一變成為MIT?
  
稍早,在風和日麗的星期一,立法院裡有件大事正在發生:由國民黨立委沈智慧、黃昭順等人提出的《#自由貿易經濟特區特別條例草案》,正在進行審查中。
  
這個名字很長的草案,有可能使 #中國製造的產品變成MIT、 #外國醫生來台職業免執照,甚至使 #台灣國防門戶洞開?
  
🏃 跟著波波研究員來解開 #自經區 的神秘面紗吧:
  
🔴 自經區到底是什麼?
  
簡單一句話就是:「把台灣的一些區域劃起來,讓他們『自由』。」
  
自由的意思就是解除本來存在的 #法規、#關稅、#通關檢疫 之類的麻煩限制,吸引國外的廠商和資金來到台灣。
  
而這個構想早在2013年 #馬英九 總統執政時,就大力狂推,但當時受到了各種猛烈的攻擊而無法過關;6年後的現在,#韓國瑜 一句「要在高雄設立自經區」,使這個議題又熱了起來,不但國民黨15個縣市長共同連署,立委也跟著提案⋯⋯
  
🔴 自經區有什麼不好?
  
吸引外國資金,聽起來超讚啊,為什麼我們要反對?
  
主要原因就是擔心自經區披著 #拼經濟 的外衣,大搞 #拼政治 的目的。這個自經區最有可能吸引到的,並不是歐美國家,而是我們的隔壁鄰居-#中國。
  
為什麼這樣說呢?因為在《#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中,限制了中國的資金流入台灣,以及相關的原物料輸入,原因除了怕中國假借經濟,來達成統一台灣的目的,也是因為兩岸物產太過相似,中國的便宜物料,會傷害台灣本地的產業。但是,在自經區當中,這些規定直接 #薩諾斯彈指,全都bang不見——我大中國還不趁機而入一波?
  
🔴 自經區可能的具體危害
  
如果真的開放自經區,可能會有怎麼樣的問題呢?
  
1️⃣ 中國製造變成MIT
  
中國在台灣自經區內設廠,從中國輸入原物料,進行加工後(進口外來農業物料參雜本國物料或附加價值超過35%)就可以用 #MIT名義 出產了。中國物料比較便宜,品質卻難以掌握,MIT產品不只會受到競爭,還可能自毀招牌。
  
2️⃣ 捲入中美貿易風波
  
大家都知道中美貿易戰現在打得不可開交,美國跟中國硬碰硬,台灣還主動參一咖,是想被打?自經區一推,MIT與中國製造傻傻分不清楚,美國及其盟邦,只好連MIT產品一起拒絕。
  
3️⃣ 外國醫生在台免執照!?
  
醫療是自經區主打的產業之一,根據草案第50條指出:區內的國外醫生不需要領有台灣的醫生執照。如此一來,區域內的醫療行為如何把關,又,台灣的醫師是否會遭受排擠?
  
4️⃣ 成為國際組織拒絕合作的對象
  
自經區內的免稅優惠,可能導致我們被歐盟列入「#稅務不合作名單」。去年,台灣才終於走出了黑名單,設有自經區的南韓則持續在黑名單當中,因為「存在有害租稅的經濟特區,且政府未能承諾在2018年12月修訂或廢除相關規定。」
  
5️⃣ 國防可能門戶洞開
  
比較題外話,但目前草案打算開放的自經區範圍,包含六港、一空和一園區(六港:台北港、基隆港、蘇澳港、台中港、安平港、高雄港;一空:桃園航空城;一園區: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)。這些地點和 #中國渡海攻台登陸點,重疊度很高,不能排除國防疑慮的可能。
  
關於自經區,可以講得實在太多,但怕各位同學已經想睡覺!
  
今天好像都在講 #自經區的壞話;明天,研究員將推出下一篇,跟大家聊聊自經區主要是 #針對哪幾個產業、#是否能達成效果,最後是政府認為 #目前台灣不需要自經區的理由。
  
🤗 敬請準時收看啦!
  
(原作者: 波波研究室 Popo Lab )
  
📖 原文連結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…/a.8717736529930…/922027277967725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起努力實現更好的台灣
View all posts